主题宣传系列谈①:如何全方位传播单位好声音?
写在前面
主题宣传,是有“主题”的宣传,是对“主题”的宣传,是以特定“主题”为报道对象、报道内容和报道重点的新闻宣传活动。其特点是:围绕主题,分专题进行报道;精心策划,成系列隆重推出,力求上级精神与基层实践上下贯通,理论政策宣传与实际工作经验虚实结合,主题思想与新闻要素有机统一。
主题宣传同典型宣传、成就宣传、热点引导、舆论监督一样,是新闻宣传的重要形式和有效载体,区别在于报道内容、报道对象、报道重点有所不同。强化主题宣传,是行业宣传的重点;讲好行业故事,是主题宣传的关键。
主题宣传作为重大的新闻实践活动,几乎包括了新闻宣传的所有流程和各个环节。如何搞好策划,分3个方面思考,和大家共勉。
如何全方位传播单位好声音?
主题宣传围绕中心、服务大局,其中重要一点,就是要广泛报道各级各部门贯彻落实领导决策部署的新思路、新举措、新进展、新成效。
内容设计专题化,突出主题宣传针对性
比如党的二十大主题。虽言简意赅却思想深邃,明确宣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,应该举什么旗、走什么路、用什么思想作指导、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、向着什么样的目标奋勇前进的重大问题。
围绕“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”这一重大主题,人民日报、人民网、央视、新华社等中央主流媒体,分专题、分阶段地展开报道,先是推出“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·伟大变革”“非凡十年”老区新貌”“大美边疆”“我们的新时代”等专题报道,随后推出“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”“新时代·面孔”“中国道路中国梦·强国复兴有我”“中国道路中国梦·不负嘱托更奋发”等专题报道,既有对实际行动的生动展示,又有对典型经验的系统总结;既有立足全局、视野开阔的全景式报道,又有以小见大、动感很强的现场短新闻。
具体到政府机关和各企事业单位来说,可以围绕各自主题来设计相关专题,可以一个星期、一个月策划宣传一个学科建设、专家。
报道推出系列化,体现主题宣传纵深感
组织策划主题宣传,就要从现实生活、行业实践中撷取生动具体的事例,多层次地揭示重大理论、重大政策的思想意蕴,多侧面地展现重大理论、重大政策的巨大力量。这就决定了主题宣传是持续性的展开过程,是系列化的报道形式。
比如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”主题宣传活动,全年分五个阶段推出系列报道:第一阶段,集中宣传中央一号文件精神,突出报道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的新思路新举措;第二阶段,组织新闻采访团赴各地进行大规模集中采访,主要反映地方的实际工作;第三阶段,集中刊播国家相关部委领导同志访谈文章;第四阶段,统一推出系列政策解读文章;第五阶段,配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、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,集中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新进展、新成效。这五个阶段,次第推进、有序展开,形成一波推一波、一浪高一浪的效果。
具体到各单位和企业来说,比如组织“七一”表彰、“感动人物评选”,也可以策划系列宣传。比如评选初期,各机构现行进行单个人物的报道,包括文字、图片、视频等,全方位展示人物事迹。集团评选时,可以选取亮点解读、海报集中展示、组织微信公众号投票宣传;评选表彰时,可以采取先进人物现场讲述、领导颁奖、媒体宣传、观众反映后续报道等,系列化报道,让典型持续发酵,不断激励大家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。
重点栏目品牌化,扩大主题宣传传播力
近几年,新闻媒体大力实施品牌战略,把主题宣传和专栏报道有机结合起来,充分发挥主题宣传内容丰富和专栏报道展示灵活的特点和优势,精心包装,倾力经营,细化主题内容,细分受众需求,打造了一批在社会上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品牌专栏,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。重点栏目品牌化,成了组织重大主题宣传、提升正面宣传效果的有效方式。
一方面,着力推出主题宣传品牌专栏。如反映中国共产党人奋斗历程和英勇事迹的《永远的丰碑》、反映中国共产党光荣历史和红军长征重要史实的《红色记忆》、反映各条战线建设成就的《经典中国》等专栏,都成为广大读者听众所熟知的主题宣传品牌专栏,产生了积极的品牌效应。
另一方面,新闻媒体利用已有品牌栏目进行主题宣传。新华社的《新华视点》、中央电台的《新闻纵横》、中央电视台的《焦点访谈》等都曾大量刊播主题宣传稿件和节目。地方媒体也是这样。解放日报、新华日报、江苏卫视就分别以“解放”系列专栏、《记者走基层》专栏、《新闻眼》专栏承担多项主题宣传任务,使不同的主题内容在品牌专栏中实现新的整合与提升,以品牌战略推动主题宣传实现新的跨越。
掌媒汇全媒体商城,汇聚10万+媒体、新媒体等全媒体一手资源,用户注册登录可以享受一站式自助采购发稿服务。